七十年前,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有这样一群锡伯族青年

  • 发布:2022年08月29日
  • 浏览量:

“在祖国遥远的西陲,镶嵌着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那是如花似锦的伊犁哟,人道是古什乌孙¹的旧址。”……

“漫长的国界如何守卫?边疆的百姓安得生息?纵观史书啊调兵迁民,屯垦戍边是万全之计。”……

“披荆斩棘跨过了万水千山,栉风沐雨经受了万般苦难,男女老少紧跟坚硬的牛蹄,攀登西陲峥嵘的山峦,步入境岩突兀的果子沟,悬崖绝壁构成了天堑,狭窄的通道蜿蜒而陡峭,飞流和瀑布半腰阻拦。”……

“啊,二百年来金戈铁马纵横驰骋,岂容沙俄的魔爪来凌辱和吞食,每一个嘎善²都是一个英雄的城堡,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每一寸土地!啊,二百年来的历史功勋谁来评说?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进光辉的一页!雄伟的乌孙山可以作证锡伯的忠诚,心脏和着祖国的脉搏跳动在一起。”……

上面的四组诗歌是我在检索锡伯族历史时看到的,选自锡伯族诗人管兴才长篇叙事诗《西迁之歌》³。这部书反映了三百多年前锡伯族、索伦族人民为国戍边英勇悲壮而气壮山河的西迁历史。

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1765年(乾隆30年),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防,在伊犁地区人烟稀少、防务空虚、外国侵略势力不断向东扩张的情况下,于1762年10月设置伊犁将军统理诸务,并调遣锡伯族官兵1020名、携眷属共计3275人驻防塔尔哈台,开始移民戍边,垦荒修渠造田。要知道,锡伯族的戍边西迁,是在交通工具非常落后,道路险阻、气候多变的情况下进行的。锡伯族军民一心为了国家,冒酷暑,顶严寒,风餐露宿,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长途跋涉中的艰难困苦,日夜兼程,终于到达目的地。清政府原规定西迁3年到达,由于锡伯族军民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仅用了1年零3个月,行程万余里,提前到达了伊犁。经过250多年发展延续到今天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几百年来,锡伯族人民一直通过各种活动纪念祖先的西迁壮举,歌颂他们在新疆屯垦戍边的英雄业绩,他们不断发扬先辈们热爱祖国、勇于牺牲的西迁精神,展示当今锡伯族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西迁节”在2006年6月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这里要讲一段在学校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时期一群锡伯族青年求学的故事。这是在锡伯族文化教育史上第一次,把首届锡伯中学44名毕业生全部派往内地学习,其中何全喜校长和教师伊克津太全程参加学习管理。



20世纪50年代初,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干部十分缺乏形势,新疆认真贯彻“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一方面,在减租反霸、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社会实践中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另一方面,积极选送少数民族同志到内地民族学院和新疆自办的各级、各类干部培训班学习深造。其中就包含这批学生。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批赴内地学习的锡伯族大学生。1953年5月,这批学生在经过西北民大近两年的学习顺利毕业。由于新疆急需技术人才,他们从民大毕业后,除三位因健康原因先行回去外,其余又一律被保送到中央第一机械部咸阳机械制造学校继续学习专门技能,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学工业技术的锡伯族专业人才。他们1956年毕业后全部回到新疆,成为新疆的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排头兵和技术骨干。

1951年夏天,察布查尔锡伯中学首期学生毕业,原计划由校长何全喜、老师伊克津太带领前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到达乌鲁木齐以后,新疆省主席包尔汉在公安厅副厅长舒木同陪同学接见了全体同学,在这之前,舒木同副厅长找到王震同志,说明锡伯族青年想去内地学习的愿望,由当时新疆的最高领导人王震同志批准,这批青年踏上了去内地求学的路途。

学生们在兰州休息了几天,坐汽车继续往东走,整整走了近一个月才到达了西安。西北军政委员会西北民族事务委员会接待了他们,汪锋主任在西京招待所设宴款待,并在由西北局领导参加的会议上,正式决定:中央民族学院的房子没有盖好,这批学生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到西北民大后,他们先是被编入四部民族班,后转为一部民族班,地点在在泾阳永乐店。学员佟吉庆回忆说:“民大一部校友们敲锣打鼓热烈欢迎我们,打热水让我们洗脸,准备好热饭菜让我们吃,就像到了自己的家,亲兄弟见了面一样亲热。我们首次体会到民大这个‘革命熔炉’的温暖。”

同其他学员一样,他们住的是十几个人一间的大集体宿舍,睡通铺木床,冬天木炭火盆取暖,一人发一个学习板、小木凳子。小教室内有桌子板凳,听大课到大席棚里,席棚既是大礼堂,又是大餐厅,没有任何桌椅板凳,听报告自带小凳子和学习板。

民族班的班主任是赵光勇老师,原带队何全喜校长和伊克津太老师协助赵光勇老师当翻译。汉语学习是学生们面临第一关,学校专门安排他们的汉文速成学习,因为过不了汉语文这一关,就无法开始理论知识学习。佟吉庆回忆,一天印发几十个汉文常用生字,用锡伯文注明读音及字义,我们反复多次的照写、照读,写在纸上,纸不够用了,就到操扬的空地上写,写完了蹭掉重新写。一个月的速成学习真有效。我们很快就听懂汉语讲课了,也看懂报纸了,也能简单地记日记写学习心得收获了,这对我们来讲是天大的进步。

过了文化关,学校就安排学生转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学习“人类社会发展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党史”、“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政治经济学纲要”、“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即“人民民主专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的主要方针政策”等。

班主任赵光勇回忆道:“这批学员大都二十岁左右,求知欲强,年轻活泼,能歌善舞,运动场上,联欢会上,都可看到他们超凡脱俗的矫健身影。因此,在民大校园中,他们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我与他们朝夕相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彼此关心,灵犀相通。经过20个月的摸爬滚打,切磋琢磨,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坚如磐石的同志及兄弟的情谊。”

从1951年9月到1953年5月近两年的时间,这批学员得到刘端棻党委书记、副校长,高云屏教育长,四部刘若曾主任,一部杨典主任等校领导,赵光勇老师,包括学校其他老师同学的特别关心,经过刻苦勤奋的学习,掌握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坚决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中的落后成分,发展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建立了革命的人生观。

值得一提是,1953年3月,学员佟吉庆与燕初彦在民大一部结婚,班主任赵光勇和一部康主任为他俩主持婚礼,宴请全班同学,学校当日给全校师生改善伙食,加菜加酒,庆贺他们新婚之喜,这真是一段人间佳话。

很多学员回忆,那个时期民大的师生生活很艰苦,物质待遇很低,但师生们的精神境界很高,从来没听说过什么计较待遇等事,在民大工作和学习都是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民大精神对他们来说刻骨铭心。民大就是一座“红色熔炉”,培养教育了大批“忠诚老实、实事求是、团结互助、艰苦朴素”新中国建设者和突击队。

这批锡伯族学生在西北民大学习,只是西北民大对民族干部的培养的一个缩影,在西北民大四年的办学时间里,为大西北新区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其中有不少是各民族干部。据统计,西北民大为新疆培养了249名各民族干部,他们为新疆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民族团结做出了杰出贡献。历经七十年,如果这批学员还健在,已是八、九十高龄,他们这段经历一定要让我们年轻一代铭记在心,把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精神传递下去,融入血脉。

今天锡伯族人民的“西迁节”、“西迁精神”已经升华为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她将全体锡伯族人民紧紧连为一体,起到文化交流、民族认同的纽带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进而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进光辉的一页!雄伟的乌孙山可以作证锡伯的忠诚,心脏和着祖国的脉搏跳动在一起”。这句诗又一次在耳边响起。

暂时看不到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时期这批锡伯族民族班学员的学籍,仅查阅到少数锡伯族师生的简历如下:

何全喜,男,锡伯族人,察布查尔锡伯中学创立者,首任校长,西北民大锡伯族民族班带队老师。何全喜1942年考入迪化新疆学院。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积极追求真理,投身革命,致力于发展锡伯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在三区革命时,他不畏环境艰险,于1945年创建了察布查尔县吾珠牛录小学并任校长。由于他卓越的工作,受到了当时三区革命政府《前进报》登报表扬,以及三区革命政府授予的奖章。曾任自治区文化厅任新闻出版科科长、自治区新华书店革委会副主任、经理、党委副书记。他积极推动民族出版事业的发展,开创锡伯文图书出版事业,填补了我国锡伯文出版工作的空白,为发展弘扬锡伯族文化历史,积极促成了新疆锡伯族语言、文字、历史学会的诞生。

伊克津太,男,锡伯族人。西北民大锡伯族民族班带队老师、翻译,笔名戈准。曾任《察布查尔报》责任编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锡伯语言学会秘书长,主持新疆教育出版社锡伯文编译组工作,出版了小学课本6套36种;主编汉锡文《语言通讯》30期,发表了锡伯族文史资料、专题论文等150多篇;整理出版了《秃儿的故事》、《章京的女婿》等5篇民间故事,并被收入《锡伯族民间故事集》、《锡伯族民间故事选》出版;译著《党费》、《外国文艺作品欣赏》等7部;编著锡伯族《工农识字课本》2本,论文《谈锡伯族教育的必由之路》等5篇,小说《奔葬》、《树结的良缘》等5篇,诗歌《知心朋友》等20多篇分别在《锡伯文化》和《语言通讯》、《察布查尔报》上发表。其传略辑入《锡伯族百科全书》。

佟吉庆,男,锡伯族人。曾任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长、县委副书记,伊黎州广播局局长、党组书记,伊黎师范学院副院长,伊黎哈萨克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常里善,男,锡伯族人,高级工程师。曾任新疆钢铁公司轧钢厂副总工程师。

顾永和,男,锡伯族人,高级工程师。原在新疆联合收割机厂工作。

佟风仪,女,锡伯族人,高级工程师。原在新疆钢铁公司炼钢厂工作。

查为民,男,锡伯族人,高级工程师。曾在新疆钢铁公司制氧厂工作。有多项科技发明。

郭明昌,男,锡伯族郭罗罗氏,高级经济师,企业家。毕业后在新疆八一钢铁总厂(1979年组建为新疆钢铁公司)工作。历任过技术员、车间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分厂党委书记、总厂政治部主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党委书记。中国冶金企协常务理事,中国冶金地方企协副会长,新疆企业家协会副会长,自治区领导科学协会副理事长。

关春德,男,查尔锡人。先后在新疆农机械厂、新疆机械学校、社教工作队工作,1964年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自治区先进团委书记。1979年调新疆工学院任系党委副书记、系副主任、学院办公室主任、外办主任、院务处副处长等职。

耳吉春,男,查尔锡人,曾任伊犁地区科协主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科协副主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锡伯族历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研究学会理事长兼语言文字研究会会长。1953年起先后在新疆人民出版社锡伯文编辑室任编辑、编辑室主任。《伊犁日报社》锡文编译室任主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审干办公室干部、副主任。自治区科协常委、委员。他著有诗歌280多首,诗集《家乡颂》(锡伯文)收入54篇诗作。科普文章(汉文)16篇。

赵灵夫,觉罗氏,毕业后在察布查尔县第一中学任教。赵灵夫从学生时代起便开始创作诗歌,代表作有叙事长诗《大沙枣树下》、《华连顺与墨尔根芝》等,此外,还有多篇翻译作品问世。

注释:

[1]古什乌孙国,是汉代西域大国,《汉书·西域传》记载:“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八千九百里。户十二万,口六十三万,胜兵十八万八千八百人......最为疆国。”从天山以北直至塔尔巴哈台,东自玛纳斯河,西到巴尔喀什湖及塔拉斯河中游的辽阔地区,均为当时乌孙的牧地,其政治中心在赤谷城。乌孙人以游牧的畜牧业为主,兼营狩猎,不务农耕。养马业特别繁盛。自西汉神爵二年公元前60起,就统属于汉朝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迄今两千多年,一直是西北边陲重地,历史上扼东西陆路交通要冲,夏塔古道、木扎尔特隘口,就是内地经伊犁,通往中亚、西亚各地以及南疆的交通要道。

[2]嘎善,锡伯族语,指新的村庄。[3]《西迁之歌》,当代叙事长诗,管兴才(锡伯族)著。全诗500余行,是作者根据流传在锡伯族民间的《迁徙歌》整理加工创作而成。全诗分为“别了,故乡”、“苦难的历程”、“开拓新土地”、“西陲风云”四部分,记叙了1764年世居东北的3 000多锡伯军民被清政府征调,迁徙到伊犁边陲的悲壮历程,以及后来屯垦戍边、守土卫国的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是一部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锡伯族人民的史诗,形式上具有民歌特色,语言朴素,层次分明,读来琅琅上口,因而在锡伯族人民中广为流传,家喻户晓。1981年获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长诗奖。

(供稿:校史馆  作者:赵庆菊)